
库淑兰,曾是陕西旬邑县的普通农妇,在她的生命中,命运曾给予她无尽的苦难与磨砺。她出身贫寒,从小便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。4岁时,她被父亲定下了娃娃亲,9岁便开始裹脚,失去了自由选择人生的机会。
年仅17岁时,她匆匆结婚,却不幸嫁给了一个暴力、懒惰、没有文化的丈夫。她的生活从此陷入了无尽的折磨和痛苦。十年里,库淑兰被逼生育了13个孩子,其中10个不幸夭折,留下的只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。她的生活充满了暴力、贫困和失去孩子的痛苦。她曾说:“我跟他(丈夫)没有活过一天的好日子。”
在这样的困境中,库淑兰唯一的慰藉是剪纸。她的母亲是村里闻名的剪纸能手,从小,库淑兰便跟母亲学起了这门技艺。尽管生活艰难,库淑兰依然坚持剪纸,并将这一爱好传授给邻里乡亲。村里的人都知道她手巧,但在那个年代,谁也没有意识到她的剪纸技艺竟然如此非凡。
展开剩余77%直到1980年,旬邑县开始了民间剪纸的普查,库淑兰的剪纸才被发现。县里的文化馆工作人员文为群,在一次普查中无意间拿到了库淑兰的作品,顿时被震撼了。她的剪纸不仅色彩鲜艳、形象生动,而且极具艺术感。文为群赶紧找到了库淑兰,并鼓励她大胆创作。库淑兰开始逐渐用更大的纸张进行创作,她的剪纸艺术也因此越做越大,越做越精。
1986年,库淑兰的作品首次在西安的美术画廊展出,得到了极大的关注,许多人惊叹她的艺术才华。即便如此,她的丈夫依旧不理解她的创作,认为剪纸不赚钱,还是去挖药卖钱更实际。可是,库淑兰坚持着她的爱好,白天她采药,晚上则偷偷地剪纸。她曾说:“剪花做好了,哪怕吃冷馍喝凉水也高兴。”
到了1985年,65岁的库淑兰发生了一次意外,她在山坡上摔下悬崖,差点丧命。她昏迷了40多天,家人已经开始为她准备后事,但她最终奇迹般地醒了过来。经历了生死一线的考验,库淑兰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念。她决定不再等待,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剪纸艺术中。她的作品开始变得更加精美,创意独特,表现力极强。
她剪出的作品《江娃拉马梅香骑》和《十兄弟》等,让人眼前一亮。而最著名的《剪花娘子》则展现了她独特的艺术视角:浓眉大眼、红润的面庞和华丽的服饰,栩栩如生,令人赞叹不已。
库淑兰的剪纸逐渐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,许多人慕名而来,纷纷购买她的作品。她的艺术也得到了国际认可,甚至有学者认为她的剪纸艺术已经超越了齐白石的影响,成为中国艺术的象征。2002年,库淑兰和她的剪纸艺术一起,被联合国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然而,尽管她的艺术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,库淑兰的生活并未因此而得到改变。她依旧过着贫困的生活,但她的坚持与坚韧却深深感动了许多人。她的故事证明了无论在多么艰难的境地,只要不放弃希望,就一定能够在绝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。
库淑兰去世后,县里为她立起了一座雕像,雕像中的她手持剪刀,目视远方。库淑兰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与辛酸,但她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。她的故事告诉我们:人生虽然充满了无数挑战,但关键在于你如何选择走下去,如何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,最终成就一个不平凡的自己。
正如《功夫熊猫》中所说:“你人生故事的开头也许充满坎坷,不过这并不影响你成为什么样的人。关键看后来的路,你自己选择怎么走。”
发布于:天津市富明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